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节阅读_7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连校对在内一年完成,酬金750圆,分五期支付,先付150圆,然后每次校对交字付150圆,再三次排校毕付清。 1916年3月,范云麓编《春季单级国文》十二册教科书,并编《学生自习字典》一本,酬金合2400圆。 鲁迅发表的第一篇小说 1913年4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说月报》第4期第1号首版第一篇,发表了署名“周倬”的一篇文言小说《怀旧》,文中有十来处圈点,文末加了评语:“实处可致力,空处不能致力,然初步不误,机灵人所固有,非难事也。曾见青年才解握管,便讲词章,卒致满纸短汀,无有是处,极宜以此等文字药之。——焦木附志。”焦木即编者恽铁樵,“周倬”是谁呢?当时社会上谁都不知道。 整整21年以后,鲁迅本人才在通信中表明,这是他的第一篇小说。1934年5月6日,鲁迅致杨霁云的信中写道:现在都说我的第一篇小说是《狂人日记》,其实我的最初排了活字的东西,是一篇文言的短篇小说,登在了《小说林》(?)上……内容是讲私塾里的事情的,后有恽铁樵的评语,还得了几本小说,算是奖品。时过境迁,这么长久,鲁迅难免对细节记不清楚的,因为当时并不是他经手把稿件投到《小说月报》去的。鲁迅逝世以后,周作人对这件事作了具体的说明:鲁迅“辛亥(按即1911年)冬天在家里的时候,曾经写过一篇(小说),以东邻的富翁为模特儿,写革命前夜的事情,颇富于讽刺的色彩”,“未有题名……由我加了一个题目与署名,寄给《小说月报》,那时还是小册,系恽铁樵编辑,承其复信,大加称赏,登在卷首。”(引自知堂《关于鲁迅》一文) 这篇经周作人加了“题目与署名”的鲁迅的第一篇小说,在1912年12月6日寄《小说月报》,12日就收到复信,28日收到稿费5块银圆,并于1913年4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4卷第1号上登载。 商务印书馆付给梁启超的优厚稿酬 民国初立,北洋政府便通过法令,发还梁启超、康有为被查抄的家产。之后,梁启超以共和党党首身份加入北洋政府,任财政总长和制币署署长。 1912年12月,梁启超在天津创办半月刊《庸言报》。12月18日,他在家信中说,“《庸言报》第一号印一万份,顷已罄,而续定者尚数千,大约明年二三月间,可望至二万份,果尔则家计粗足自给矣。若至二万份,年亦仅余五六万金耳,一万份则仅不亏本,盖开销总在五六万金内外也。”(见《梁启超年谱长编》第661页)不仅有很大的社会效益,而且经济收入达5万多银圆。 后来,梁启超到欧洲考察,其间决心退出政界,宣称以教育文化为业,走教育救国之路,因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著述上。 梁启超跟商务印书馆的来往也很密切。根据1922年10月他和商务印书馆经理张元济的通信,梁著《中国历史研究法》等书版税为40%;而梁启超在《东方杂志》上发表文章的稿酬为千字20圆。8日梁启超致函张元济说,他遵照约定将他关于佛学的稿件寄上,请按信上的要求在《东方杂志》刊登。信又说:一、 《历史研究法》请即照梦兄(陈注:指高梦旦)来书,再版印三千部(此书此间尚存千数百册,拟日内移交津馆代销何如?)其办法仍照从前“自印包售”、“六折算帐”,印费请先垫付,在售价内扣除,书价三节结算。(陈注:三节指端午、中秋、春节) 二、 《历史研究法》第三期书价(第一次之六千册)定本年秋节交清,前此除一次由律馆交来若干,二次由菊兄代付君劢千圆,余数若干,希饬算拨付。(陈注:菊兄指张元济,君劢指张君劢)张元济回信说,他将遵照梁启超的要求,将文章“先登杂志,既印单行,已示梦旦,一切当遵办”;同时说,“前订撰文之约,即自本月为始。……千字二十圆乞勿为人道及,播扬于外,人人援例要求甚难应付”(见《梁启超年谱长编》第965页)。 北京大学和商务印书馆的出版合同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haimabooks.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