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节阅读_16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究五四时期我国知识阶层经济生活状况,提供了一把重要的钥匙。这一大堆纸片就是《中华民国某年北京大学教职员薪俸发放存根》散页。

五四前后北京文化人群体(7)

当我初次发现它们的时候,这些纸片散乱不全,显然没有经过整理核对,而粗糙地用两条白棉线订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58张,第二部分190张;我在另外一个案卷里还发现了《领薪存根》(民国八年至十三年,1919—1924)17张。这三部分存根的格式、纸张、尺寸,完全一样。编号、姓名、金额、年月日皆用毛笔书写。经鉴定完全是当时(80年前)的原件,而非抄件,更不是复印件,所以是真正的第一手史料。 我初次见到的史料毫无顺序。第一部分第一张是“大字第伍拾叁号九月份上半月第一项第一目第二节刘三薪俸金额一百圆,现洋五成、中票五成,右款已照数发讫,中华民国八年十月廿五日”;接着是“大字第伍拾伍号程演生”,“大字第拾陆号刘文典”……直到后面才出现“大字第拾捌号陶履恭”,“大字第壹号胡适”等等;第三部分又出现了马寅初、马叙伦、蒋梦麟、周作人、钱玄同、李石曾等人的领薪存根(民国八年至十三年)。 从残留至今的这365张存根残片看来,这种“薪金发放存根”显然是由当时北京大学财务部门统一印制、校内专用的。虽然我所发现的这种存根年代是从民国八年到民国十三年,但实际使用的时期估计不止这六年时间。 北京大学教职员“薪俸发放存根”的格式 80年前的这种存根,一律是竖排文字,用我国民族形式的草黄色薄纸石印。原有空格处,是用毛笔书写的数字、姓名、日期等。举其中的“大字第壹号”和“大字第叁拾壹号”等“薪俸发放存根”为例——中华民国八年十一月三日右款已照数发讫中票五成金额壹百贰拾圆现洋五成第一项第一目第二节钱玄同薪俸大字第叁拾壹号九月份上半中华民国八年十月廿四日右款已照数发讫中票五成金额壹百肆拾圆现洋五成第一项第一目第二节胡适薪俸大字第壹号九月份上半民国八年北京大学教职员的月薪,通常是在一个月以后,分两次发放;每次支付半数,例如胡适于十月底才又发放另一半140银圆,付清280银圆。也有少数教授是一次发清的,如马叙伦、蒋梦麟等;此外月薪较低的讲师、助教,都是一次发清的,详见下文。 在每张存根中所谓“现洋五成中票五成”,是指所发薪俸中的一半为银圆(现大洋)支付,另外一半是钞票即兑换券(中国银行发行的“国币”简称为“中票”,当时在市场上贬值,很难兑现;下文将讨论民国初年“中交票”兑换券的贬值问题)。 所谓“第×项第×目第×节”是在财务上的分类:“第一项第一目第一节”是校务职员薪俸单据,“第一项第一目第二节”是本科和预科教授薪俸单据,“第一项第一目第三节”是讲师和助教的薪俸单据,等等。 1919年北京大学教职员薪俸的具体数额 我从1919年9月份北京大学教职员薪俸发放存根(共141张)中整理归纳出一大部分教授(约60人)月薪名录,大致上每人签收的存根有两张。原件散乱不堪,有许多字迹潦草不清。由我细心地逐张核对、一一抄录,然后按照原来的序号,重新整理排列。其中缺少存根第25号、第67—82号以及第91—118号,共缺45张;第40号、49号可以根据上下文补全。得出如下结果—— 第一部分 (1)胡适280圆,现五中五(下同),(2)陈大齐280圆,(3)朱希祖280圆,(4)杨荫庆280圆,(5)辜汤生(辜鸿铭)280圆,(6)宋春舫280圆,(7)陈汉章280圆,(8)康宝忠(康宝恕代领)280圆,(9)马叙伦280圆,(10)蒋梦麟280圆,(11)陶履恭280圆,(12)刘师培280圆。(整理者按——以上12名为一级教授,月薪皆为280银圆。) 第二部分 (13)李景忠260圆,(14)贺之才260圆,(15)周作人240圆,(16)王星拱240圆,(17)钱玄同240圆,(18)杨震文240圆,(19)徐宝璜240圆,(20)顾兆熊240圆,(21)王征240圆,(22)吴梅220圆,(23)陈瀚200圆,(24)叶浩吾180圆,(25)黄节180圆,(26)包玉英180圆。 第三部分 (27)[字不清,似为沈尹默]280圆,(28)关应麟280圆,(29)马裕藻240圆,(30)费家禄240圆,(31)刘三200圆,(32)程演生200圆,(33)刘文典200圆,(34)魏友枋200圆,(35)刘复200圆,(36)钱振椿140圆,(37)孙国璋140圆。 第四部分 (38)朱家华200圆,(39)朱宗莱240圆,(40)魏友枋200圆,(41)温宗禹300圆……[中断存根第67—82号,共缺16张] 第五部分 (42)罗惠侨240圆,(43)钟观光240圆,(44)龚安庆240圆,(45)沈士远240圆,(46)杨增敏240圆,……[中断存根第91—118号,共缺28张] 第六部分 (47)吴曾勋220圆,(48)郑寿仁240圆,(49)黄振华200圆,(50)龚湘180圆,(51)郭汝熙240圆,(52)黄国聪240圆,(53)韩述祖240圆,(54)林损220圆,(55)伦哲如220圆,(56)陈怀220圆,(57)陈清文200圆,(58)王彦祖200圆,(59)柴春霖200圆,(60)梁敬淳180圆…… 以上,是将第一手的薪俸存根整理的结果。由此,我们基本上可以准确地查清楚1919年9月份北京大学教授的薪俸数据。之所以说“基本上”,是因为还有45张存根缺失。由于月薪分两次发放,估计名录缺少二十多人。他们究竟是谁?残缺的薪俸数据能否补充呢?我尝试给出尽可能完整的答案。书包 网 bookbao8.com 想看书来海棠书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haimabooks.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