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治民历代学商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独孤信说得越多,杨逍越感兴趣,他摇着独孤信的胳膊,央求他多说一些,多让自己了解、学习一些新的东西。

独孤信心想不能只说酒令,他想到了唐太宗那几句名言:“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想到了这些,独孤信当机立断,索性给杨逍讲一些历史上的事,让他自己慢慢体会去。

独孤信对于历史那是烂熟于心,讲起故事来那可是头头是道:“商纣王因造酒池肉林,通宵达旦的纵饮荒宴,使得一个庞大的帝国被酒色所毁。周王朝引以为戒,由周公主持制定了一系列限制饮酒的“礼”,这是酒令的发轫。到了西周末年,那些炙手可热的贵族们不再被“礼”所约束,他们于宴席中丑态百出,使达官贵人们颜面扫地。贵族们为了预防礼崩乐坏,于是诞生了酒监,即后来所称的令官。在用“礼”自我约束的基础上,再设酒监,采用强制的酒律作辅,此是酒令发展过程中一大飞跃;礼崩乐坏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是出现了,学术与文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这万物生长的时代中,觞政应运而生,酒令初具规模。历经有汉子代呆板沉闷的儒教化酒令后,魏晋六朝的酒令开始挣脱了礼教的束缚,衍生了骰盘令、长行、骨牌、曲水流觞等酒令,表面上光怪陆离的同时,又极为富有人情味。唐朝时期,民富国强,无论王公贵胄抑或平民百姓,都饮宴成风,酒令开始盛行,继而在民间涌现出凭借酒令技艺谋生的‘勾栏女’。韩愈的诗中就有‘新翻酒令着词章’之句便见酒令之盛。前朝,文人的地位那可是非常之高,故这个时代酒令的趣味性很大程度被文人所左右,它比隋唐时期的酒令更要通俗,譬如欧阳修就首创了‘九射格’,此酒令更在其名篇《醉翁亭记》有表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酒令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诗词曲文为令的文雅和以筹牌骰拳为令的通俗两种风格形式。文雅的不仅吟咏、引用词章或者经史,而且联句、赋诗。通俗的既有射覆、藏钩,又有猜枚、掷骰,真是门类众多、花样翻新。总之,大多酒令形式别致,情调高雅,既可陶冶性情,又可启迪智慧。酒令增添了酒宴中的欢乐气氛,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成为雅俗共赏的酒席乐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haimabooks.com

(>人<;)